中国改革十年:回顾、反思和前景

被引:22
作者
华生
张学军
罗小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学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企业; 企业管理; 总需求膨胀; 货币供应量; 总需求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10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的主要历程,回顾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管理诸方面经济理论的一些主要推进和争论,认为:中国改革的前10年尽管犯了许多难以避免和一些也许可以避免的错误,但其基本战略是成功的。当前改革的困境在于改革的深化已经触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基本假定和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中国要想率先取得这场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需要重新建立与市场规则相一致的权力体系,使产权、民权和行政权各归其位。改革的现实危险是在行政权衰弱过程中官权的繁衍和扩张。历史特别是一部中国史反复证明,官权的膨胀从来是改革的主要威胁和社会危机的前兆。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关头。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3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局势与选择——整体协调改革的基本思维和几种实施构想 [J].
吴敬琏 .
管理世界, 1988, (04) :1-12+212
[2]   “管住货币、改革价格”——访经济学家吴敬琏 [J].
林晨 .
瞭望周刊, 1988, (29) :13-16
[3]   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歧——答张学军同志 [J].
吴敬琏 .
经济研究, 1987, (11) :48-52
[4]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阶段的初步研究 [J].
郑洪庆 .
经济研究, 1987, (09) :3-8
[5]   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假设 [J].
厉以宁 .
经济研究, 1987, (09) :15-22
[6]   论总量分析和总量政策在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局限性——兼析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某些基本特征 [J].
邓英淘 ;
罗小朋 .
经济研究, 1987, (06) :3-16
[7]   历史性的转折与希望——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J].
华生 ;
何家成 ;
张学军 ;
罗小朋 ;
边勇壮 ;
杜海燕 .
经济研究, 1987, (03) :11-15+10
[8]   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 [J].
吴敬琏 .
经济研究, 1987, (02) :3-14
[9]   关于宏观平衡与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J].
宋国青 ;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86, (06) :25-35
[10]   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再论中国进一步改革的问题和思路 [J].
华生 ;
何家成 ;
张学军 ;
罗小朋 ;
边勇壮 .
经济研究, 1986, (03)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