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货币供给超额增长要有创新思维

被引:7
作者
曾康霖 [1 ]
徐培文 [2 ]
罗晶 [1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关键词
金融相关率; M2/GDP; 货币超额供给;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02.003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不能用M2/GDP去取代Goldsmith提出的FIR;在中国,FIR主要是表明融资的市场化程度;货币供给量中M1与GDP密切相关,在中国过去的1992—2012年间,M1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相适应的,不存在货币超额供给,真正超额供给的是准货币;研究货币超额供给要把货币与准货币区别开来,要着力研究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要研究货币与准货币替代品以及准货币与有价证券之间的替代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怎样看待我国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大 [J].
曾康霖 ;
吕晖蓉 ;
徐培文 .
中国金融, 2013, (18) :22-23
[2]   断言我国当前“货币超发”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J].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 ;
陈涤非 .
金融纵横, 2013, (05) :9-15
[4]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基于“货币滞存”视角的VAR模型分析 [J].
张晓东 .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0 (03) :40-47
[5]  
经济学原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 马歇尔, 2007
[6]  
金融经济学[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曾康霖主著, 2002
[7]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mardKeynes)著, 1999
[8]   Excess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 dynamics [J].
Roffia, Barbara ;
Zaghini, Andrea .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7, 10 (03) :24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