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外部性识别、评价及其内部化

被引:33
作者
吕耀
章予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农业; 外部性; 多元价值; 识别;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 [农业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与不经济性两方面,前者表现为农业在食物保障、经济、生态、社会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多元价值,而后者主要体现在农业对环境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我国农业在土壤、水、大气、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五个方面均有外部性表现,本文对其分别进行了识别。目前对于农业外部性的定量评估,由于农业外部性表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评价方法缺乏标准、评价者立场与视角不同而使结果不具可比性。由于无论是农业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均是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各国从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市场失灵或政策失灵入手,努力促使农业多元价值得到最优表现,并对农业外部不经济性加以控制。各国技术实践表明,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成为农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可行手段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湖南洞庭湖区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评估 [J].
向平安 ;
黄璜 ;
燕惠民 ;
周燕 ;
郑华 ;
黄兴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183-189
[2]   农业生产中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对策分析 [J].
张巨勇 .
商业研究, 2005, (14) :174-176
[3]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外部经济性的简略分析 [J].
闫增强 ;
黄河 ;
李永宁 .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1) :58-61
[4]   日本关于农业公益性定量评价的研究 [J].
刘启明 .
世界农业, 2002, (08) :13-16
[5]   试论农业养分的非点源污染与管理 [J].
彭奎 ;
朱波 .
环境保护, 2001, (01) :15-17
[6]  
太湖地区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及环境经济分析[J]. 吕耀,程序.上海环境科学. 2000(04)
[7]  
太湖地区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及环境经济分析[J]. 吕耀,程序.上海环境科学. 2000 (04)
[8]   中国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 [J].
李波 .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04) :9-15
[9]   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J].
张秀敏 ;
马生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21-24
[10]   密云水库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杜桂森 ;
孟繁艳 ;
李学东 ;
张为华 ;
王建厅 ;
武殿伟 .
环境科学, 1999, (02)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