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温清
刘人恺
杨春水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 TOAST分型; 影像学;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TOAST分型分布、致病危险因素及CT/MRI特征。方法选取青年脑梗死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OAST分型对患者进行分型,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47例,心源性栓塞型(CE)16例,小动脉闭塞型(SAO)91例,其他病因型(OD)39例,不明原因型(UND)199例。与18~34岁年龄段比较,35~45岁年龄段患者小动脉闭塞型(SAO)比例更高(P<0.05)。(2)392例患者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及嗜酒。其中高血压比较最高(60.2%)。与18~34岁年龄段比较,35~45岁年龄段患者高脂血症比例更高(P<0.05)。(3)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节脑梗死218例,脑叶脑梗死106例,小脑脑梗死29例,脑干脑梗死30例,多发性脑梗死169例,腔隙性脑梗死93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57例,6例存在烟雾病。结论青年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高血压、高脂血症为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康复介入治疗时间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J].
翟青玲 ;
曹淑华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01) :14-16
[2]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脑保护机制 [J].
刘北 ;
李淑云 .
山东医药, 2013, 53 (41) :62-64
[3]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J].
罗春华 ;
李国静 ;
刘敏 ;
李祖铭 .
重庆医学, 2013, 42 (30) :3676-3678
[4]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J].
辛家厚 ;
张嵘 ;
陈伟 .
安徽医药, 2013, 17 (10) :1704-1706
[5]   不同性别青年型脑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J].
徐瑾 ;
李艳成 ;
王国权 ;
赵忠新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 (04) :217-220
[6]   青年脑梗死OCSP各亚型危险因素分析 [J].
杨继党 ;
林清原 .
广东医学, 2013, 34 (06) :880-882
[7]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J].
姚小英 ;
林岩 ;
耿介立 ;
孙亚蒙 ;
陈莺 ;
李焰生 .
中华内科杂志, 2012, (08) :630-633
[8]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J].
冯光坤 ;
牛建花 ;
朱海英 ;
马英文 .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7) :1940-1942
[9]   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J].
王勇 ;
方传勤 ;
李敬诚 .
重庆医学, 2010, 39 (03) :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