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化的正义:地方法治指数评估体系研究报告

被引:44
作者
周尚君 [1 ,2 ]
彭浩 [3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研室
[3]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法治指数; 定量; 计量方法; 公众参与;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4.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随着法治话语获得广泛认同,如何以指数评估衡量一国一地的法治发展水平,通过中立化技术方式促进法治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重大课题。当前,法治指数在中国具有独特意义,各地兴起的地方法治实践中以量化指标方式推动法治发展已逐渐成为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法治指数的综合研究,可以发现,"客观与主观"、"封闭与开放"、"特殊与普遍"之辨是地方法治定量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在评估方法选择方面,德尔菲法具有一定价值;指数计量方面,求平均值法可以作为主要方法。法治指数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因此,地方法治评估过程中需要理性看待评估,突出地方特色,同时最大限度扩大公众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Measuring the Rule of Law [J].
Skaaning, Svend-Erik .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2010, 63 (02) :449-460
[2]   国家建设视角下的地方法治试验 [J].
周尚君 .
法商研究, 2013, 30 (01) :3-11
[3]   法治评估及其中国应用 [J].
钱弘道 ;
戈含锋 ;
王朝霞 ;
刘大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40-160+207
[4]   余杭法治指数的实验 [J].
钱弘道 .
中国司法, 2008, (09) :60-65
[5]   香港的法治指数 [J].
戴耀廷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6) :44-53
[6]   德尔菲法在交叉学科研究评价中的运用 [J].
刘学毅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1-25
[7]   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 [J].
徐蔼婷 .
中国统计, 2006, (09) :57-59
[8]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 [J].
彭国甫 ;
李树丞 ;
盛明科 .
中国软科学, 2004, (06) :136-139
[9]  
国家治理评估.[M].俞可平;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0]  
数学模型.[M].姜启源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