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约架: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被引:9
作者
郭讲用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微博约架; 传媒公共领域; 公共性; 批判性; 交往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由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与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传媒公共领域理论一度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微博的飞速发展,似乎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微博发挥了传媒公共领域在技术层面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批判性,削弱了传媒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但可否就此认为微博是私人(广泛参与的受众)通过对话、协商与辩论形成了公共舆论,从而建构了现代传媒公共领域?本文以"微博约架"事件为例,从公共领域所要求的理性批判、交往理性、公共性、独立性等层面,揭示微博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电视.[M].(法) 布尔迪厄 (Bourdieu;P.) ;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M].李佃来; 著.人民出版社.2006,
[3]  
公众舆论.[M].(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5]   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之比较 [J].
王庆超 ;
宋明爽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3) :100-104+114+120
[7]  
民主法治中的传媒角色.[J].刘洪岩;马宇歌;.清华法治论衡.2009, 01
[8]  
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J].黄月琴;.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 00
[9]   传媒、公共领域与公众舆论 [J].
傅永军 .
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2006, (01) :5-7
[10]  
微博约架 虚拟世界演绎现实恩仇.[N].于小薇;.人民法院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