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减贫行为的动态效应——中国农村减贫问题的SVAR模型实证分析(1990-2008)

被引:29
作者
叶初升
张凤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农村贫困; 扶贫开发; 政策绩效; 减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脱贫人口返贫率偏高是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应该仔细考察农村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对政府干预行为的跨期响应,从而动态地而不是静态地评价政府减贫行为绩效。本文将普惠式的农村农业发展政策与扶贫政策一起纳入减贫分析框架,构建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以弥补现有文献用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的局限,从SVAR模型中获得结构冲击响应函数,动态地评价政府行为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表明,目前的政府行为,无论是普惠式的农村农业发展政策,还是瞄准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的政策干预都没有形成持久的影响,冲击响应衰减很快。为了降低脱贫人口返贫率,政府减贫政策的目标应定位于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扩展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使经济增长成为他们获取稳定收益的源泉。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农村贫困的影响面、持续性和返贫情况 [J].
王萍萍 ;
闫芳 .
调研世界, 2010, (03) :5-6+34
[2]   扶贫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影响 [J].
乔召旗 .
云南社会科学 , 2009, (02) :106-108
[3]   增长、不平等与贫困:政府支出均衡激励路径 [J].
刘穷志 .
财贸经济, 2008, (12) :58-62
[4]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 [J].
帅传敏 ;
梁尚昆 ;
刘松 .
经济问题, 2008, (06) :84-86
[5]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分析 [J].
李小云 ;
唐丽霞 ;
张雪梅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77-82+112
[6]   财政扶贫资金效益评价模型的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J].
王碧玉 ;
李树吉 ;
李成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75-77
[7]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与思考 [J].
姜爱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6) :21-25
[8]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资金投向评价与建议 [J].
陈杰 .
宏观经济管理, 2007, (05) :25-27
[9]   我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分析 [J].
李小云 ;
张雪梅 ;
唐丽霞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6
[10]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方式与扶贫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J].
朱乾宇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7)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