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丰、枯水年汛期及前期的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蓝永超 [1 ]
林纾 [2 ]
文军 [1 ]
畅俊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3]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源研究院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汛期及前期; 径流丰、枯年; 环流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运用有关台站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80余年来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变化特征,并对典型丰、枯水年对应的500 hPa高度距平场、OLR场、亚洲阻高和南风输送等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水年,从后冬开始到汛期,极涡始终保持偏强的态势;同样,在位势高度的垂直分布上也早形成了有利于降水的上高下低的形势;强对流中心有一个东移、北抬、加强、扩大的发展趋势。夏季,我国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东部的对流活动较强,容易造成降水。乌拉尔山、贝加尔湖阻高的建立,加强了亚洲经向环流,丰水年中多数年份有乌拉尔山阻高,而枯水年中多数年份却没有。水汽输送的明显差异直接导致黄河上游来水的丰、枯。丰水年,我国中西部80°110°E范围内整层为南风控制,而枯水年基本为北风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52 / 10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环流对甘孜州旱涝的影响 [J].
聂光荣 ;
刘斌华 .
高原气象, 2004, (S1) :104-108
[2]   中国西北区东部伏秋异常干湿年环流的对比分析 [J].
刘德祥 ;
董安祥 ;
白虎志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865-874
[3]   欧亚环流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预测研究 [J].
孙林海 ;
何敏 .
气象学报, 2004, (03) :355-364
[4]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J].
吕俊梅 ;
任菊章 ;
琚建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73-80
[5]   青藏高原东侧初夏旱涝的季风环流分析 [J].
马振锋 ;
高文良 ;
刘富明 ;
刘庆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1-7
[6]   印度季风的年际变化与高原夏季旱涝 [J].
周顺武 ;
假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4) :410-415
[7]   华北和西北区干湿年间水汽场及东亚夏季风的对比分析 [J].
蔡英 ;
钱正安 ;
宋敏红 .
高原气象, 2003, (01) :14-23
[8]   东亚季风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 [J].
张存杰 ;
谢金南 ;
李栋梁 ;
郭慧 .
高原气象, 2002, (02) :193-198
[9]   黄河上游汛期水量丰枯的气候因子分析 [J].
葛朝霞 ;
彭梅香 ;
姚永红 ;
曹丽青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74-79
[10]   夏季西北干旱区干、湿年环流及高原动力影响差异的对比分析 [J].
吴统文 ;
钱正安 .
高原气象, 1996, (04)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