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的结构分析:1999-2009年

被引:14
作者
伍戈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关键词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0.11.010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明显不同的是,目前全球经济似乎已较快地摆脱了持续低迷的威胁。与此同时,流动性的大量注入和经济的较快反弹反而增加了各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心。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深入分析M2较快增长的具体成因及其M2调控目标的可实现性等问题是摆在宏观决策者面前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结合经典的货币银行学理论,试图通过对历史经验数据的洞察,从内部结构层面对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特别是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进行剖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76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J].
伍戈 .
宏观经济研究, 2009, (08) :18-23
[2]   中国的货币需求与资产替代:1994—2008 [J].
伍戈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53-67
[3]   中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J].
胡援成 .
金融研究, 2000, (09) :22-30
[4]   转轨经济中的货币乘数波动与货币控制 [J].
巴曙松 .
国际金融研究, 1998, (01) :37-41
[5]   货币乘数持续爬 央行操作更宜谨慎 [J].
程建胜 .
中国金融, 1997, (09) :15-18
[6]   我国货币乘数的三波规律及预测公式 [J].
马明 .
金融研究, 1996, (05) :20-25
[7]  
美国货币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