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8
作者
白雪秋
谭祖开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消费与生产; 适度消费; 消费目的; 公平分配;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1.02.005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明确提出了适度消费观,并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制度因素。其消费理论的社会主义指向是作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公平分配是实现消费目的之基础;适度消费是其必要条件;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消费目的更好实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反观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应当整体推进并全面提升,其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提升消费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12) :51-58
[2]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科学发展 [J].
董升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75-7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