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据证明视野下的区块链存证

被引:38
作者
罗恬漩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区块链存证; 哈希值; 去中心化; 证据真实性; 质证;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20.06.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对民事证据证明产生了影响。区块链存证技术的运作原理和其对民事诉讼证据理论的价值,需要从技术和法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及进行交叉研究,哈希值和去中心化技术保证存入区块链上的证据不被修改,继而保证其真实性。区块链存证可以在技术上解决电子数据的转化式应用和电子数据的无痕修改两大难题。但也需对该技术保持清醒的态度,虽然区块链可以通过技术使存储后的证据不被修改,但区块链存证并不能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存证平台资质、链下所生成电子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为诉争的电子数据等。区块链存证技术在以下三方面对法学理论和实务带来一定影响:区分电子数据原件和区块链上复制件,电子数据和其他证据种类的依赖关系,以及区块链存证的自我认证和公证。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块链技术的司法适用、体系难题与证据法革新 [J].
张玉洁 .
东方法学, 2019, (03) :99-109
[2]   区块链时代的民事司法 [J].
史明洲 .
东方法学, 2019, (03) :110-120
[3]   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三个层面——以刑事诉讼为例的分析 [J].
褚福民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121-138
[4]  
信任,但需要验证:论区块链为何需要法律[J]. 凯文·沃巴赫,林少伟.东方法学. 2018(04)
[5]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系统架构模型 [J].
侯义斌 ;
梁勋 ;
占小瑜 .
计算机科学, 2018, 45(S1) (S1) :348-351
[6]   印证与概率:电子证据的客观化采信 [J].
刘品新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4) :109-127
[7]   电子证据的基础理论 [J].
刘品新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151-159
[8]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
袁勇 ;
王飞跃 .
自动化学报, 2016, 42 (04) :481-494
[9]   民事电子证据:从法条独立到实质独立 [J].
刘哲玮 .
证据科学, 2015, 23 (06) :678-685
[10]   论电子证据的原件理论 [J].
刘品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27 (05) :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