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遗症”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被引:7
作者
夏雨 [1 ]
尚文程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债务危机; 外汇储备; 通货膨胀; 对外投资;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1.08.009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危机本身或其应对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增长慢的抑制;二是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增大了中国通胀压力。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产能和资金向国外转移,而加快对外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对外投资的审批和监管;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实施技术追赶型对外投资;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注意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兴市场国家如何应对资本流入:中国案例 [J].
张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2) :89-99+5
[2]   抓住低碳经济机遇 发展中国对外投资 [J].
程慧 .
国际经济合作, 2011, (02) :24-27
[3]   后危机时期的全球公共债务危机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J].
余永定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1) :17-23+3
[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 [J].
赵保国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2) :93-96
[6]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N]. 李东阳,周学仁.光明日报. 2007 (007)
[7]  
化解希腊债务危机需通盘考虑 .2 宗良,廖淑萍. 人民日报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