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31
作者
王海桥 [1 ]
葛宝和 [2 ]
东贵荣 [1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2]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肥胖症; 埋线; 辨证施针; 辨证选穴;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以分析此疗法对何种证型疗效最佳。方法:将137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阻组(30例)、胃热湿阻组(30例)、肝郁气滞组(27例)、脾肾两虚组(26例)、阴虚内热组(24例),均予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取梁门、中脘、天枢、气海、丰隆,配穴随证取穴,1周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三围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5组患者体重、BMI、腰围、髋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和阴虚内热5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48.2%、69.2%和41.7%。5组疗效从高到低顺次为胃热湿阻组、脾虚湿阻组、脾肾两虚组、肝郁气滞组和阴虚内热组。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疗效最为显著,对阴虚内热型疗效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肥胖的治疗:重视高危的腹部肥胖病人 [J].
Jean-PierreDesprés ;
IsabelleLemieux ;
DenisPrud'homme ;
李玉秀 .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3, (02) :96-99
[2]   新的肥胖诊断标准 [J].
白耀华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2, (04) :178-178
[3]   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J].
危北海 ;
贾葆鹏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5) :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