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被引:59
作者
冯砚青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
关键词
酸雨; 状况; 自然成因;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正呈继续扩大发展之势。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指出中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其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南北两地的降水化学组成也有很大不同。接着从土壤性质、氨气、大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指出南北方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是酸雨现状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酸雨状况和对策 [J].
杨宗慧 .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1) :25-26
[2]   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历程及进展 [J].
田贺忠 ;
陆永祺 ;
郝吉明 ;
王书肖 ;
薛志刚 .
中国电力, 2001, (03) :52-57
[3]   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杨昂 ;
孙波 ;
赵其国 .
土壤, 1999, (01) :14-19
[4]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J].
王文兴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5) :323-325+327-329
[5]  
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戴树桂主编, 1997
[6]  
环境地学概论[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李铁锋,潘懋编著, 1996
[7]  
环境与发展[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李文华,杨修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