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治理指数与企业业绩

被引:41
作者
李维安
唐跃军
机构
[1]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治理评价; 治理机制; 治理指数; 企业业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09.014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NKSTH)。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对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股本扩张能力(NAPS)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包括股本扩张能力在内的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的5个方面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 [J].
李维安 ;
唐跃军 .
证券市场导报, 2005, (03) :37-43
[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J].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
管理世界, 2004, (02) :63-74
[3]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 [J].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 .
南开管理评论, 2003, (03) :4-12
[4]   论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与道德风险 [J].
唐跃军 .
经济评论, 2002, (06) :33-38
[5]   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 [J].
杨瑞龙 ;
杨其静 .
经济研究, 2001, (03) :3-11+93
[6]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及其解说 [J].
李维安 .
南开管理评论, 2001, (01) :9-24
[7]   对“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 [J].
杨瑞龙 ;
杨其静 .
经济科学, 2000, (06) :91-100
[8]   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8, (09) :30-39
[9]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7, (01) :12-22
[10]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