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美形态的英雄与崇高

被引:13
作者
徐大威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
英雄; 崇高; 神人合一性; 政治理想性; 道德实践性;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
I01 [文艺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6 ;
摘要
英雄的审美本质是人崇高的超越精神。然而,英雄并不是一种纯粹美,审美与欲望、审美与政治、审美与道德的关系构成了言说英雄审美形态的三个维度。英雄原欲于英雄崇拜,"神人合一性","化崇高为欲望"是西方传统英雄的识别标志;伴随着"人"的日益觉醒,英雄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话语的共同审美期待,从而具有"政治理想性";在审美与政治的作用之下,英雄具有了塑造民众理想道德人格的审美功能,而"道德实践性","化崇高为道德"则是中国传统英雄的识别标志。英雄的"神人合一性"、"政治理想性"、"道德实践性"在后现代消费时代被解构,"化崇高为滑稽",使英雄徒剩滑稽的审丑外壳,不再崇高。英雄在当代的审美重塑应恢复其崇高的超越精神这一内核,以审美距离为原则,对欲望、政治、道德等意识形态进行无利害的审美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别现代:时间的空间化与美学的功能 [J].
王建疆 .
当代文坛, 2016, (06) :4-8
[2]   别现代:主义的诉求与建构 [J].
王建疆 .
探索与争鸣, 2014, (12) :72-77
[3]  
李泽厚美学概论.[M].刘再复;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  
判断力批判.[M].(德)康德著;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5]  
饮冰室文集点校.[M].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6]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