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一致性辩正

被引:7
作者
杨建生
机构
[1]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关键词
精神文化消费; 物质消费; 技术文明; 消费资源;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4.05.017
中图分类号
G05 [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精神文化消费既涵盖独立的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也涵盖物质产品消费。当今消费时代促进了精神文化消费向实践领域的快速倾斜,技术文明的大发展推动了精神文化消费资源的无限丰富化和消费奢靡化。所有的消费产品都不同程度地笼罩在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中,那些纯粹以满足物质功用需求为目的的消费随着精神文化消费趋势的形成而日渐消隐。在实践意义上,精神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但物质消费中显性的量化手段常常会遮蔽其中的精神文化消费功用。现代经济资源平衡发展理论主张物质消费资源和精神文化消费资源的平衡发展,既要突破传统审美意识的桎梏,不断累积新的消费经验,促进健康消费,又要面向市场,大力引导技术创新,不断创造可供消费的精神文化资源,走精神文化消费资源的可持续平衡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美学研究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J].
朱志荣 .
探索与争鸣, 2013, (04) :24-26
[2]   审美权利和审美伤害——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阈 [J].
徐碧辉 .
探索与争鸣, 2013, (04) :26-28
[3]   美学的危机或复兴? [J].
周宪 .
文艺研究, 2011, (11) :16-24
[4]   美学的文化学转向 [J].
高建平 .
阅江学刊, 2011, (03) :120-125
[5]   产业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述评 [J].
夏锦文 ;
章仁俊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 (04) :90-95
[6]   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 [J].
张卫良 .
国外社会科学, 2004, (05) :34-40
[7]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王杰;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8]  
象征交换与死亡.[M].(法) 波德里亚 (Baudrillard;J.) ; 著.译林出版社.2009,
[9]  
表征.[M].(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编;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消费文化读本.[M].罗钢;王中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