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麦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分配与产量形成

被引:30
作者
张立言
刘树欣
李振国
毕桓武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产量; 干物质; 积累; 运转; 分配;
D O I
10.13473/j.cnki.issn.1002-3186.1988.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产麦田开花后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是提高经济系数、提高粒重形成高产的关键。据对四个冬小麦品种的四年试验,开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与经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积累量约相当于籽粒产量;营养器官贮藏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约占粒重的35.5%,其中开花前的输出量约占粒重的4%。开花后天气条件的变化,对高产麦田的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即使在良好的栽培管理和群体结构比较合理的条件下,也可导致粒重和产量在年际间相差甚殊。而灌浆盛期的持续高温天气是高产麦田产量不稳的主要可变气象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主要农作物光合特性解析与在生产上的应用 Ⅲ.小麦不同生育阶段限制光合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 [J].
焦德茂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12) :17-19
[2]   小麦灌浆期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率 [J].
吴纪民 .
江苏农业科学, 1983, (05) :14-17+37
[3]   青海香日德春小麦高产的生理特性分析 [J].
苏悌之 ;
潘锦珊 .
作物学报, 1981, (01) :19-26
[4]   稻麦高产的生理研究 [J].
殷宏章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64, (01) :13-22
[5]  
作物生理学[M]. 农业出版社[英]L·T·伊文思,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