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起伏度的提取及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215
作者
刘新华
杨勤科
汤国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中国; 水土流失; 地形起伏度; 提取; 应用;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1.01.01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全国 1:10 0万的栅格数字高程模型 ( DEM)数据 ,在 ARC/ INFO的 GRID模块支持下 ,利用窗口分析方法 ,经过采样统计 ,确定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 5 km× 5 km;基于 5 km× 5 km的分析窗口 ,提取了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 ,完成了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制图 ;最后对中国水土流失地形起伏度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中国潜在水土流失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62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测绘学报, 1991, (04) :311-319
[2]   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J].
李锐,杨勤科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1) :114-118
[3]   区域水土流失快速调查研究初报 [J].
杨勤科 ;
李锐 ;
李智广 ;
张晓萍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3) :39-42+46
[4]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Meyer.L.D. Th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1984
[5]  
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杨勤科,李锐,王占礼. 水土保持通报 . 2000
[6]  
A Reseach on the Accuracy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TANG Guoan. Beijing: Science Press . 2000
[7]  
基于 GIS的中国潜在水土流失宏观分析与评价. 马晓微.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2000
[8]  
地理信息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赵牡丹[编著], 2000
[9]   地形因素与坡地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 [J].
江忠善 ;
刘志 ;
贾志伟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黄土高原试验区土壤侵蚀和综合治理减沙效益研究专集), 1990, (02)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