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

被引:90
作者
戴国强 [1 ]
孙新宝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企业债券; 信用利差; 结构化模型; 信用级别;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1.12.00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以Merton(1974)的结构化模型为基础,基于2000年2月至2010年9月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沪深债市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DP指数和M1发行量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无风险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斜率的影响为负。此外,模型的解释力明显随信用级别的降低而提高,且加入非线性变量和前期变量后模型的拟合度大幅提高,说明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研究 [J].
李岚 ;
杨长志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8) :73-77
[2]   我国信用利差与基准利率关系实证研究 [J].
陆文磊 .
价格月刊, 2008, (10) :61-64
[3]   信用价差变化的决定因素——一个宏观视角 [J].
张燃 .
当代财经, 2008, (09) :62-67+83
[4]   公司债券“信用价差之谜”探析 [J].
江乾坤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02) :57-64
[5]   公司债券定价结构化模型实证分析 [J].
周孝坤 .
社会科学家, 2006, (04) :65-68
[6]   Credit spreads on corporate bonds and the macroeconomy in Japan [J].
Nakashima, Kiyotaka ;
Saito, Makoto .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09, 23 (03) :309-331
[7]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 . Fischer Black,Myron Schol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3 (3)
[8]  
Determinants of credit spread changes:Evidence from the Austral-ian bond market .2 Lepone A,Wong B. Australian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Journal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