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世”:物质性语境下传播理论研究的演进

被引:26
作者
胡翼青
张婧妍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物质性; 媒介; 传播研究; 传播思想史;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4.01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媒体技术在政策性利好之下急速成长,建构了全新的社会现实。一个由媒介物质性提供动力的“媒介世”断层,正在悄然生成。本土传播研究对此进行了以物质性转向为核心的全方位回应。文章回顾过去五年来传播学科的重要拓展与变迁,透过十个关键词,烛照传播理论研究的“媒介世”。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媒介与传播地理学.[M].保罗·亚当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978-7-5657-2738-2
[2]  
论数码物的存在.[M].许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978-7-208-15434-6
[3]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M].W.J.T.米歇尔;马克·B.N.汉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记忆的纹理.[M].李红涛;黄顺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78-7-300-25204-9
[5]  
技术与生活世界.[M].(美) 伊德 (Ihde;D.)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媒介融合.[M].(丹) 延森 (Jensen;K.B.) ;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7]  
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美) 波兹曼 (Postman;N.)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传媒、计算机、实在性.[M].(德) 克华然尔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  
帝国与传播.[M].(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作为媒介的城市:城市传播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基于物质性的视角 [J].
胡翼青 ;
张婧妍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6) :144-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