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磷素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39
作者
杨芳
何园球
李成亮
徐江兵
林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红壤旱地; 不同施肥处理; 磷素形态; 磷素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磷素是红壤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红壤磷素形态与转化问题的研究,对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Hedley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磷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肥能明显增加红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和大多数形态有机磷含量;红壤中,对植物最有效的树脂磷和碳酸氢钠磷含量很少,铁铝结合态磷和残留磷含量很多;对有效磷(Bray磷)贡献最大的磷素形态是碳酸氢钠无机磷、铁铝结合态无机磷和存在于土壤团聚体内表面的有机磷。这对于了解不同施肥条件对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探索磷素消长规律、指导红壤旱地磷素管理等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93 / 7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刘广深 ;
徐冬梅 ;
许中坚 ;
王红宇 ;
刘维屏 .
土壤学报, 2003, (05) :756-762
[2]   旱地土壤微生物磷测定方法研究 [J].
吴金水 ;
肖和艾 ;
陈桂秋 ;
黄敏 .
土壤学报, 2003, (01) :70-78
[3]   定植3,13,34年热带胶园的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和有效性研究 [J].
张教林 ;
陈爱国 ;
刘志秋 .
土壤, 2000, (06) :319-322
[4]   通径分析在土壤微团聚体研究中的应用 [J].
迟凤琴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7, (01) :58-60
[5]   施肥对红壤中微生物区系和无机磷溶解及有机磷矿化的影响 [J].
罗安程,孙羲 .
土壤通报, 1995, (02) :73-75
[6]   土壤有机磷研究的新进展 [J].
贺铁 .
土壤通报, 1986, (03) :141-143+137
[7]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