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思路

被引:45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其仔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十四五; 区域创新体系; 开放式协同创新; 高质量发展;
D O I
10.19616/j.cnki.bmj.2020.08.00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是各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是要建设一种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要突破跨部门跨区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更有效降低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能力积累、获取和转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门跨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动能力,打破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瓶颈,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持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升级。"十四五"时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建立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创新合作模式。为了实现"十四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我国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分配机制,发挥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作用;完善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有序流动;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升级的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完善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平台效应,制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和顶层设计的作用,探索创新链韧性建设的方式、方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 [J].
张其仔 ;
许明 .
改革, 2020, (06) :58-70
[2]   网络视角下中国十大城市群区域创新模式研究 [J].
马双 ;
曾刚 .
地理科学, 2019, 39 (06) :905-911
[3]   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构建研究 [J].
张其仔 .
财经问题研究, 2019, (02) :3-11
[4]   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概念廓清与政策含义 [J].
刘建丽 .
经济管理, 2014, 36 (04) :32-40
[5]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崔新健 ;
郭子枫 ;
刘轶芳 .
经济管理, 2013, 35 (10) :38-47
[6]  
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多项重点工作落地[N]. 王璐丹,李宁.河北日报. 2020 (012)
[7]   Knowledge Sourcing and Innovation in Austrian ICT Companies-How Does Geography Matter? [J].
Toedtling, Franz ;
Grillitsch, Markus ;
Hoeglinger, Christoph .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12, 19 (04) :327-348
[9]  
Mapp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structural approach[J] . Kaihua Chen,Jiancheng Guan.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0 (1)
[10]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 [J].
Granovetter, M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5, 19 (01) :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