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白会人 [1 ,2 ]
丁涛 [3 ]
徐世烺 [1 ]
王大国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2] 大连大学辽宁省高校复杂结构体系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3]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模糊模式识别;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促进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保持其可持续发展,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研究了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方法,并对阜新市1999年和2007年两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经济的可持续性好于1997年,说明阜新市的经济可持续性正在不断提高。该模式识别方法意义明确,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对国内类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一定的参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J].
贺莹 .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5) :120-121
[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J].
李晶 .
资源·产业, 2005, (04) :4-8
[3]   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方法及应用 [J].
马云东 ;
王大国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3) :17-19+86
[4]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与收敛性 [J].
陈守煜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1, (03) :264-267
[5]   可持续发展系统模糊识别评价理论、模型与应用 [J].
陈守煜 .
水电能源科学, 2001, (01) :32-35
[6]  
阜新年鉴.[Z].杨立成 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7]  
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科学出版社.2000,
[8]  
工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糊集分析理论与实践.[M].陈守煜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