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理论批判

被引:82
作者
杨震 [1 ,2 ]
徐苗 [1 ,3 ,4 ]
机构
[1] 英国卡迪夫大学
[2] 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4]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消费时代; 公共空间的失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公共空间,是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私有化、商品化、符号化"成为当今消费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三大特点。这些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批判与质疑:不少研究者指出公共空间正日益成为"纯粹的消费场所",一方面,其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功能已明显"失落"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指出当代公共空间仍然具备促进社会"融合"和提升公共生活"多元化"的能力,因此,公共空间并未失落,而是处于"演变"之中。总的来看,这些看似不一致的观点各自揭示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真实的一面;因此,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从而采取更切实有效的策略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与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起源与本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封闭住区 [J].
徐苗 ;
杨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4) :36-41
[2]   超级街区+门禁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死亡 [J].
徐苗 ;
杨震 .
建筑学报, 2010, (03) :12-15
[3]   西方视角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J].
杨震 ;
徐苗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4) :35-40
[4]  
Evolution, public use and design of Central Pedestrian Districts in large Chinese cities: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Road, Shanghai[J] . Yang, Zhen,Xu, Miao.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 2009 (2)
[5]  
The end of public space? people’’s park,definitions of the public and democracy. MITCHELL D.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1995
[6]  
Urban lifestyles: Divers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n spaces of consumption. Zukin,S. Urban Studies . 1998
[7]  
The Form of Cities. Cuthbert,A.R.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