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风景林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磊
倪键忠
刘茂松
郑阿宝
王国洪
程小义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林业信息中心
[3] 江苏省林业信息中心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紫金山; 景观动态; 景观多样性;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110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根据紫金山 1 975、1 988、2 0 0 2三个年度的森林二类调查资料 ,在ARCGIS支持下 ,对紫金山风景林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近 30年来 ,保护区植被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体表现为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 ,进而向落叶阔叶林的演替。期间 ,针叶林占保护区的面积比例由 38 9%下降为 9 7% ,阔叶林则由 1 2 0 %上升至 4 8 6 %。各景观要素中转移为其它类型概率较小的是水体、苗圃 ,而最高的是未成林地 ,接近 1 0 0 %的转移。在保护区中最易发生变化的地类主要分布在人为干扰比较强烈或者人为活动较少而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1 975~ 2 0 0 2年 ,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由 1 5 74下降至 1 4 6 2 ,而优势度由 0 6 30升高至0 735 ,景观破碎度略有增加 (0 781~ 0 795 ) ,森林覆盖率从 1 96 3年的 5 1 2 %上升到 2 0 0 2年的 70 2 % ,景观总形状系数则相对稳定 ,但各类景观要素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针叶林随着嵌块平均面积的减小 ,破碎度的不断增加 ,形状系数持续变小 ,而阔叶林则嵌块体平均面积不断增加 ,破碎度减少 ,形状系数持续增加。据Malkov链模型预测 ,至 2 0 1 6年 ,阔叶林面积将达保护区总面积的 5 5 2 3% ,森林覆被率将上升至 74 0 9%。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京紫金山风景区人工促进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研究 [J].
徐海兵 ;
陶承友 ;
万志洲 ;
王福全 .
江苏林业科技, 2001, (05) :27-29
[2]   南京紫金山人为活动中自然植被变化调查 [J].
黄晓华 ;
何承志 .
南京农专学报, 1999, (02) :28-34
[3]   紫金山森林植被性质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重建可能性的探讨 [J].
郝日明 ;
魏宏图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2) :13-20
[4]   南京灵谷寺森林动态变化的研究 [J].
安树青 ;
李升峰 ;
王峥峰 ;
朱学雷 ;
刘志礼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7) :661-666
[5]   紫金山次生林林窗植被和环境的研究 [J].
安树青 ;
洪必恭 ;
李朝阳 ;
张亚 ;
刘志礼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245-249
[6]   中国北亚热带次生森林植被的特征分析 [J].
安树青 ;
赵儒林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323-331
[7]   南京灵谷寺森林的变化分析 [J].
熊文愈 ;
韩福庆 ;
姚琢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2) :1-23
[8]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
[9]  
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博主编, 2000
[10]   东灵山辽东栎群落演替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研究 [J].
丛沛桐 ;
赵则海 ;
张文辉 ;
史军 ;
祖元刚 .
植物研究, 2000, (04) :43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