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合肥市增长边界划定

被引:48
作者
王振波 [1 ]
张蔷 [1 ]
张晓瑞 [1 ,2 ]
关兴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滨湖城市; 增长边界; 资源环境承载力; 优化路径; 合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63 [];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在快速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滨湖城市作为城湖共生体,具有湖泊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双重属性,既是中国新型城市化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单元之一,又是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与风险共存。以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巢湖纳入内湖的新合肥市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敏感性评价法构成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以水域因子、坡度因子、湿地因子、覆被因子、灾害风险因子组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体系,将合肥市域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5种资源环境承载类型区;基于反规划理念,构建滨湖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并划定作为城市扩展生态底线的刚性和弹性空间增长边界。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人口与用地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科学划定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增长边界。该方法在中国滨湖城市的空间增长规模与方向、湖泊生态系统安保与开发、城市用地调控与优化组合以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方面可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02 / 23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淮河流域空间开发区划研究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徐建刚 ;
吴茜薇 .
地理研究, 2012, 31 (08) :1387-1398
[2]  
城市综合承载力导向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常州城市承载力规划研究为例[J]. 王宗记.江苏城市规划. 2011 (05)
[3]   利用约束性CA制定城市增长边界 [J].
龙瀛 ;
韩昊英 ;
毛其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99-1008
[4]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体系构建初探 [J].
段德罡 ;
芦守义 ;
田涛 .
规划师, 2009, (08) :11-14+25
[5]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刘晓丽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35-42
[6]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探讨与应用 [J].
冯科 ;
吴次芳 ;
韦仕川 ;
刘勇 .
经济地理, 2008, (03) :425-429
[7]   基于生态-经济重要性的滨湖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J].
孙伟 ;
陈雯 ;
段学军 ;
陈江龙 .
湖泊科学, 2007, (02) :190-196
[8]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549-555
[9]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J].
王建国 ;
吕志鹏 .
城市规划, 2001, (07) :41-46
[10]   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 [J].
干哲新 .
城市规划, 1998, (02)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