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6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机构
[1]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熵权; 模糊评价;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环境资源"等,共计25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计算了全国31省市的生态环境指数,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全国均值,上游的青海、下游的江苏和上海得分偏低,云南、四川、江西和西藏表现较好,重庆、湖北、湖南和安徽位于全国中游水平。依据各地的得分及其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一种改进 [J].
郭存芝 ;
凌亢 ;
白先春 ;
胡振宇 ;
梅小平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71-1378
[2]   不同模糊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J].
刘聚涛 ;
高俊峰 ;
姜加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1) :20-25
[3]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 [J].
齐晓娟 ;
童玉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10-114
[4]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J].
黄宝荣 ;
欧阳志云 ;
张慧智 ;
郑华 ;
徐卫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08, (01) :327-337
[5]   基于能值分析的四川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J].
杨德伟 ;
陈治谏 ;
倪华勇 ;
蒋莉 ;
廖晓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03-309
[6]   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中的应用 [J].
张卫民 ;
安景文 ;
韩朝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115-118
[7]   多属性决策的组合赋权方法研究 [J].
徐泽水 ;
达庆利 .
中国管理科学, 2002, (02) :85-88
[8]   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J].
温淑瑶 ;
马占青 ;
周之豪 ;
马毅杰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0, (02) :196-201
[9]   多属性决策中权重确定的一种集成方法 [J].
樊治平 ;
张全 ;
马建 .
管理科学学报, 1998, (03) :52-55
[10]   多目标决策中的权重调查确定方法 [J].
镇常青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7, (02) :16-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