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研究

被引:15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村正规金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12.022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探析——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J].
李振海 .
湖湘论坛, 2013, 26 (04) :38-40+108
[2]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J].
苏静 ;
胡宗义 ;
朱强 .
经济经纬, 2013, (03) :31-35
[3]   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农村固定点调查1986-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杜金向 ;
董乃全 .
管理评论, 2013, 25 (03) :18-26
[4]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 [J].
刘赛红 ;
王国顺 .
经济地理, 2012, 32 (09) :120-125
[5]   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 [J].
熊灵 ;
魏伟 ;
杨勇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1037-1058
[6]   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冉光和 ;
汤芳桦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01) :185-190
[7]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J].
刘海波 ;
张丽丽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5) :33-36
[8]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J].
唐礼智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4) :76-79
[9]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93-98
[10]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分析 [J].
高艳 .
金融研究, 2007, (12) :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