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海域营养盐现状及年际变化规律

被引:38
作者
刘义豪 [1 ]
杨秀兰 [2 ]
靳洋 [1 ]
汤宪春 [1 ]
白艳艳 [1 ]
孙珊 [1 ]
陶慧敏 [3 ]
谷伟丽 [3 ]
王国华 [4 ]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3] 烟台山水海产有限公司
[4] 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莱州湾; 小清河; 富营养; 磷限制; 氮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通过对2006~2009年莱州湾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莱州湾海域5月和8月无机氮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显著高于东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5月受小清河径流影响明显,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8月影响不明显;5月,53.3%的海域内无机氮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00%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34.9%的海域内无机氮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总体偏低,只有5月小清河口海域超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海域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年际变化结果显示,5月有逐步上升的趋势,8月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活性磷酸盐5月变化不明显,8月下降趋势明显;活性硅酸盐5月和8月变化不明显。4年整个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磷缺乏;平均N/P为164、Si/P为130、Si/N为0.77;净营养盐收支呈磷减少而氮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海绿潮(浒苔)暴发区温盐、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绿潮发生的关系 [J].
夏斌 ;
马绍赛 ;
崔毅 ;
陈碧鹃 ;
陈聚法 ;
宋云利 ;
毛玉泽 ;
蒋增杰 .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30 (05) :94-101
[2]   北黄海营养盐结构及限制作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张辉 ;
石晓勇 ;
张传松 ;
王丽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4) :773-780
[3]   环渤海三省一市溶解态无机氮容量总量控制 [J].
王修林 ;
崔正国 ;
李克强 ;
韩秀荣 ;
李雁宾 ;
祝陈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19-622+626
[4]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的初步研究 [J].
纪大伟 ;
杨建强 ;
高振会 ;
贾永刚 .
海洋通报, 2007, (01) :78-81
[5]   赤潮期间藻类的化感效应 [J].
彭喜春 ;
杨维东 ;
刘洁生 .
海洋科学, 2007, (02) :84-88
[6]   氮、磷比对两种赤潮藻生长特性的影响及藻间竞争作用 [J].
康燕玉 ;
梁君荣 ;
高亚辉 ;
林荣澄 ;
高华 ;
邢小丽 ;
马捷 ;
骆巧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117-122
[7]   莱州湾海水中营养盐分布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J].
孙丕喜 ;
王波 ;
张朝晖 ;
王宗灵 ;
夏滨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3) :329-335
[8]   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 [J].
蒋红 ;
崔毅 ;
陈碧鹃 ;
陈聚法 ;
宋云利 .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06) :61-67
[9]   莱州湾营养盐与浮游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 [J].
郝彦菊 ;
王宗灵 ;
朱明远 ;
李瑞香 ;
孙丕喜 ;
夏滨 ;
陈力群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2) :197-204
[10]   莱州湾污染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J].
崔毅 ;
马绍赛 ;
李云平 ;
邢红艳 ;
王梅胜 ;
辛福言 ;
陈聚法 ;
孙耀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1)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