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山区农田人地系统投入产出影响的微观分析——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43
作者
李小建
乔家君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河南财经学院区域与城市研究所,河南郑州,河南开封
关键词
地形; 山区; 农田; 人地系统; 生产函数; 吴沟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山区村———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 81户 4 82块农田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研究了地形对山区农村人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山地农田系统人工能量的转换效率随地块高程的增加而呈降低态势 ,但农田的轮作特点和潜力的挖掘程度 ,又影响这种变化趋势 ;坡度与农田系统能量产投比显著负相关 ,坡向、坡度、坡位对农田能量的投入产出也有一定影响。以农田人工能量投入产出关系衡量 ,山区农民对自然条件利用的过程 ,表现出明显的经验型利用特征。条件适宜区农田的过度利用 ,使得人工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下降 ;而其他高程和坡度的一些农田 ,仍有较大的利用空间。农田系统属半人工生态系统 ,具有很强的自然、人工特征 ,有助于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人与地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水城县沙坡村农户经济行为调查研究 [J].
鲁礼新 ;
马昌河 ;
鲁奇 .
地理研究, 2004, (02) :218-226
[2]   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Ⅱ)——功能和效率 [J].
刘绍民 ;
吴文良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78-81
[3]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 [J].
樊杰 ;
许豫东 ;
邵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1-10
[4]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5]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 [J].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2, (01) :9-13
[6]   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及对策 [J].
郜庆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02) :96-99
[7]   农田能量投入产出规律的研究 [J].
尹钧 ;
曹卫星 ;
周乃健 ;
李永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3) :97-102
[8]   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土地利用特征指标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J].
王爱民 ;
刘加林 ;
缪磊磊 ;
高翔 .
经济地理, 1999, (01) :63-67
[9]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J].
陆大道 ;
郭来喜 .
地理学报, 1998, (02) :3-11
[10]   我国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模式 [J].
杨瑞珍 .
自然资源, 1994,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