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

被引:28
作者
雒鹏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关键词
河州话语法; 语言接触; 过程; 形式;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H172.2 [西北方言];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河州话是汉语西北方言的一支。河州话的语法在汉语方言中颇具特色,如语序是SOV型、名词有"格"等语法范畴,其成因是由于语言的接触。这种接触所形成的区域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层次。河州话语法成因的讨论对研究语言接触影响在形式、结果等方面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 [J].
劲松 .
民族语文, 2004, (02) :32-37
[2]   语言接触与语言结构的变异 [J].
余志鸿 .
民族语文, 2000, (04) :23-27
[3]   中介语与底层研究的关系 [J].
盖兴之 .
民族语文, 1996, (02) :11-17
[4]   从青海汉语的几个方言词看语言间的接触影响 [J].
贾晞儒 .
民族语文, 1994, (04) :57-63
[5]   青海汉语助动词“给”与阿尔泰语言的关系 [J].
宋金兰 .
民族语文, 1990, (02) :46-52
[6]   青海汉语中的某些阿尔泰语言成分 [J].
李克郁 .
民族语文, 1987, (03) :27-31
[7]   甘肃境内唐汪话记略 [J].
阿·伊布拉黑麦 .
民族语文, 1985, (06) :33-47
[8]  
青海口语语法散论[J]. 程祥徽.中国语文. 1980 (02)
[9]  
临夏话中的“名+哈”结构[J]. 马树钧.中国语文. 1982 (01)
[10]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刘丹青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