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中国企业就业吸纳下降之谜

被引:63
作者
邵文波 [1 ,2 ]
盛丹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劳动收入占比; 就业吸纳下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近年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大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已有研究集中于劳动收入占比的讨论,却忽略了企业就业吸纳持续下降这一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的理论框架,并从信息化的角度,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和企业就业吸纳下降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具体地,信息化的发展会带来劳动收入占比的普遍下降,但是却未必会导致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下降。我们进一步证明,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为避免企业就业人数的下降,必须放开市场竞争,否则就会出现劳动收入占比与企业就业人数双双下降的现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微观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稳健地支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对于"保增长、促就业"以及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 [J].
马弘 ;
乔雪 ;
徐嫄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68-80
[2]   解构经济制度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J].
余林徽 ;
陆毅 ;
路江涌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127-150
[3]   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欧海军 .
世界经济, 2011, (12) :3-31
[4]   金融发展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齐俊妍 ;
王永进 ;
施炳展 ;
盛丹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91-118
[5]   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 [J].
周明海 ;
肖文 ;
姚先国 .
管理世界, 2010, (10) :24-33
[6]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7]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8]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9]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10]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 2008, (11)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