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治理能力动态评价与提升路径

被引:13
作者
陈套 [1 ,2 ]
冯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创新体系; 治理能力; 动态评价; 政策建议;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依据科技创新系统的治理理论和文献研究,构建了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治理能力的"四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实证研究了2009~2013年我国31个区域创新治理能力的动态演化情况。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创新治理能力强,反之则弱;绝大多数区域的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类型为保持型;创新系统的"四力"结构与创新治理能力出现非同步演化,"四力"的强弱发展不均衡。最后,提出了提升创新系统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注重区域创新治理能力的发展平衡,政府做好政策规划和科技公共服务;推动"四力"结构的均衡发展带动创新治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发挥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共同治理和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对我国科技公共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J].
王奋宇 ;
卢阳旭 ;
何光喜 .
中国软科学, 2015, (01) :1-13
[2]   中国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实践研究 [J].
李广培 ;
吴金华 ;
全佳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02) :121-126
[3]   提升上海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策研究 [J].
李建军 ;
余伟 ;
高国武 .
科学发展, 2014, (11) :93-96
[4]   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 [J].
孙福全 .
科学发展, 2014, (10) :64-67
[5]   从创新治理视角看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走向 [J].
杨继明 ;
冯俊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3) :99-103
[6]   多层次治理框架下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治理——理论、实践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J].
李响 ;
严广乐 ;
蔡靖婧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1) :104-114
[7]   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从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 [J].
张来武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1-5
[8]   创新系统的治理与协调机制——芬兰的经验与启示 [J].
程郁 ;
王协昆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06) :112-120
[9]   中国省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分析 [J].
陈国宏 ;
庄花 ;
李美娟 .
综合竞争力, 2010, (05) :40-46
[10]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研究 [J].
王莉静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8)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