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以中国第二产业为例

被引:44
作者
卢福财 [1 ]
罗瑞荣 [1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2]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产业高度; 人力资源; 人均GDP增值指数;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0.08.008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国产业高度不再仅仅反映在各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比例结构方面,更重要地体现在一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环节高度上。为有效反映一国产业高度,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产业就业人均产值之比构建人均GDP增值指数,代表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环节高低,采用中国和美国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高度和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是第二产业产业内分工高度的直接影响原因。人力资源质量因子对产业内分工高度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数量因子对产业内分工高度起反向消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东省人力资本、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J].
郭海华 ;
许乐 .
特区经济, 2010, (02) :24-25
[2]   人力资本、技术采用与产业结构升级 [J].
张若雪 .
财经科学, 2010, (02) :66-74
[3]   R&D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我国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唐德祥 ;
孟卫东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5) :85-89
[4]   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戴启文 ;
杨建仁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2) :123-126
[5]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姜泽华 ;
白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0) :53-56
[7]   江西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实证研究 [J].
何筠 ;
张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113-118
[8]   论人力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 [J].
王晓君 .
统计与决策, 2006, (08) :150-151
[9]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 [J].
曹明福 ;
李树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2-28
[10]  
人力资源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廖泉文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