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22
作者
张正勇
刘琳
唐湘玲
徐丽萍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乌鲁木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选取与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23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综合性协调度评价方法构建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两系统的协调度,并对各年份的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1998-2002年间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均处于低水平的协调阶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于2003年达到良好协调状态,而2004-2007年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人居环境持续滞后;针对研究区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状况,分析其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关键所在,并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 [J].
牛海林 ;
祁茹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4) :1835-1837
[2]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以重庆都市区为例 [J].
鲁春阳 ;
宋昕生 ;
杨庆媛 ;
郑其祥 ;
毛旭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121-125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 [J].
桑秋 ;
张平宇 ;
苏飞 ;
辛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15-119
[4]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J].
李鹤 ;
张平宇 ;
刘文新 .
地理科学, 2007, (04) :486-492
[5]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熊鹰 ;
曾光明 ;
董力三 ;
焦胜 ;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406
[6]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刍议 [J].
叶依广 ;
周耀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9-42
[7]   南京市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徐瑞祥 ;
蔡龙 ;
张侠 ;
彭补拙 .
现代城市研究, 2003, (02) :77-81
[8]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9]   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 [J].
李王鸣 ;
叶信岳 ;
祁巍锋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0, (02) :205-211
[10]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 [J].
杨士弘 .
地理科学, 1994, (02) :136-14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