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沿海区域经济长效性研究——基于中心边缘理论的视阈

被引:6
作者
詹国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心边缘理论; 区域经济; 长效性发展;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16.09.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和重构河北沿海区域的长效性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通过基于中心边缘理论视阈对河北沿海区域发展中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发展动力不可持续、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空间集聚效应异化等现实困境的梳理,进而以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较于二三产业处于劣势;而在竞争力层面,第三产业较之于一二产业处于极大优势。为此,河北沿海区域应从合作与协调发展机制、产业整合与优化、区域中心的培育、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等维度上建构发展路径,以实现河北沿海区域的长效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J].
刘英奎 .
区域经济评论, 2015, (02) :65-67
[2]   京津冀产业空间转移、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J].
孙久文 ;
姚鹏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81-89
[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J].
臧秀清 .
河北学刊, 2015, 35 (01) :192-196
[4]   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以京津冀为例 [J].
袁刚 ;
张小康 .
生态经济, 2014, 30 (12) :27-30
[5]   国际都市圈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J].
冯怡康 ;
马树强 ;
金浩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6) :7-12
[6]   基于中心地理论的中国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解析 [J].
张贞冰 ;
陈银蓉 ;
赵亮 ;
王婧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44-51
[7]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 [J].
娄文龙 .
统计与决策, 2014, (02) :90-92
[8]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河北省能源终端消费结构研究 [J].
吴江 ;
孙彤 ;
石磊 .
资源科学, 2013, 35 (01) :109-114
[9]  
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J] . Richard E.Baldwin.World Economy . 2002 (7)
[10]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2 Friedmann,John.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