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设置模式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方案研究——“3—3模式”的提出

被引:13
作者
张世颖 [1 ]
蒋永福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治理; 建设主体; 总分馆服务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58.2 [公共图书馆];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合理设置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并构建相应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由于地区差异的普遍存在,图书馆建设主体的设置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多样化模式。以国内各省及黑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水平作为表征地区差异的依据,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设置及其总分馆服务体系构建可采用"3—3模式",即设置3类建设主体,并相应地建立3类总分馆服务体系。其中每一种模式的实施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作出相应的改造或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J].
吴洪珺 ;
冯守仁 ;
肖维平 ;
董海 ;
姜建城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 (03) :12-18
[2]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 [J].
邱冠华 ;
于良芝 ;
李超平 ;
高文华 ;
屈义华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 (02) :16-23+45
[3]   美国的州立图书馆及其作用——美国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概述之一 [J].
蒋树勇 .
图书与情报, 2010, (01) :8-15+73
[5]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法律保障:法定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 [J].
于良芝 ;
陆秀萍 ;
刘亚 .
图书情报工作, 2008, (07) :6-11+31
[6]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M].邱冠华; 于良芝; 许晓霞;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