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减物质化趋势及循环经济成效评价

被引:14
作者
王红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减物质化; 循环经济; 资源综合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物质流分析通过测量经济活动物质投入的数量、强度及其变化即物质化或减物质化趋势,能够反映可耗竭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总体情况,也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对物质消耗影响的一个有效工具。论文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2000—2013年直接物质投入及其与特定经济特征的关系,确定了资源利用强度变化趋势,评价了中国循环经济实践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发现2000—2013年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单位GDP直接物质投入先上升后下降,说明中国已进入了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质投入强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总量增加但综合利用率仍很低,未对直接物质投入强度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未来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和人均值在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811 / 18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00~2010年中国资源产出率测算 [J].
李楠 ;
张天柱 ;
周北海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01) :304-311
[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水泥及水泥基材料行业资源消耗研究 [J].
朱兵 ;
江迪 ;
陈定江 ;
李强 ;
王伟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4 (07) :839-845
[3]   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一致的吗? [J].
陈夕红 ;
李长青 ;
张国荣 ;
籍卉林 ;
白双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1) :1858-1868
[4]   循环经济协同效应: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 [J].
王红 ;
齐建国 ;
刘建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4) :138-149
[5]   基于EMA-MFA核算的县域绿色GDP及空间分异——以河南省为例 [J].
张丽君 ;
秦耀辰 ;
张金萍 ;
路超君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504-516
[6]   中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检验与分析 [J].
王亚菲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25-30
[8]   基于MFA的1995-2005年中国物质投入与环境影响研究 [J].
段宁 ;
柳楷玲 ;
孙启宏 ;
李艳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06) :105-109
[9]   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 [J].
刘敬智 ;
王青 ;
顾晓薇 ;
丁一 ;
刘建兴 .
资源科学, 2005, (01) :46-51
[10]   中国经济系统中化石燃料的物质流分析 [J].
徐明 ;
张天柱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166-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