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成因与机理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学工
刘树杰
曹建军
王学庆
王元
杜飞轮
郭丽岩
机构
关键词
价格总水平; 初始冲击; 经济结构; 国际价格;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09.05.005
中图分类号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自2006年底起,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价格总水平上升。本轮价格总水平上升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结构转变加快和对全球化深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空前复杂多样。本轮价格总水平上升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征,如价格上涨具有结构性、CPI与PPI的关系发生逆转、与国际价格关联度高和有流动性过剩相伴随。通过对特征事实的追踪分析得出结论,新一轮价格总水平上升来自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全球化深化和美国货币政策这几项初始冲击。这几项初始冲击提高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特别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重工业的增长,从而带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提高了各下游产业中间投入成本,遭受相对成本冲击较严重和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农业等部门价格首先出现了上涨,并进而带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的通货膨胀:寻找完整一致的解释 [J].
张斌 ;
徐奇渊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6) :31-34
[2]   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 [J].
贺力平 ;
樊纲 ;
胡嘉妮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6-26
[3]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近期研究及其缺陷 [J].
刘元春 .
经济学动态, 2008, (10) :21-25
[4]   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 [J].
林伯强 ;
何晓萍 .
经济研究, 2008, (05) :94-104
[5]   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汪红驹 .
经济研究, 2008, (05) :4-18+115
[6]   当前治理物价上涨亟需注意的问题 [J].
蔡云 ;
李玉娟 ;
陈嘉逸 .
中国物价, 2008, (05) :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