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益独占到利益分享——中西分享经济理论述评

被引:8
作者
孙迎联
机构
[1]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分享经济; 利益独占; 利益分享;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08.08.022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为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西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体制中的利益矛盾,即分享经济的思想。从本质上看,分享制是一种产权分散分布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制度安排。分享制虽然旨在提高薪酬的可浮动程度,但它决不仅仅是一种工薪制度。与传统的薪酬相比,利润分享制下的薪酬水平要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让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因而能够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有制分享经济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思维 [J].
李炳炎 .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8-17
[2]   支薪制与分享制: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的比较 [J].
翁君奕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5) :51-55
[3]   分享经济的不同形式 [J].
詹姆斯·米德 ;
冯举 .
经济体制改革, 1989, (01) :114-123
[4]  
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炳炎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