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坡向坡度分析

被引:23
作者
毕硕本 [1 ]
郭文政 [1 ]
闾国年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郑洛地区; 聚落遗址; 坡向坡度;
D O 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0.06.051
中图分类号
K878.8 [陵墓、墓葬];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GIS软件对郑洛地区三个连续文化时期的史前聚落遗址的坡向、坡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大部分聚落遗址分布在坡向朝南、坡度小于3°的地点,但是仍然有少部分遗址处于光照差、坡度较大的地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史前连续文化聚落的决策树分类挖掘研究——以郑州-洛阳地区为例 [J].
毕硕本 ;
闾国年 ;
陈济民 .
测绘科学, 2008, (02) :161-164
[2]   安徽省新石器和夏商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朱光耀 ;
朱诚 ;
凌善金 ;
王吉怀 ;
杨晓轩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46-3352
[3]   浐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人地关系特征因素研究 [J].
刘博 ;
张虎勤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0-15
[4]   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 [J].
顾维玮 ;
朱诚 .
地理科学, 2005, (02) :239-243
[5]   聚落考古综述 [J].
王建华 .
华夏考古, 2003, (02) :97-100+112
[6]   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 [J].
严文明 .
文物, 1997, (06) :27-35+1
[7]  
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 刘建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8]  
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M]. 科学出版社 , 张忠培, 2000
[9]  
中国考古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忠培著, 1999
[10]  
考古学专题六讲[M]. 文物出版社 , 张光直[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