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增长差异的源泉的测算与分析(1978~2002)——基于“反事实”收入法的经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邹薇 [1 ]
周浩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省际差异; “反事实”收入计量分析;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7.07.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业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关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源泉的分析却相对不足。为何会出现省际增长的趋异现象?不同的因素对于中国省际增长的差异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以传统的收敛回归分析为基础,采用"反事实"收入计量分析法,构造初始收入、实物投资、就业、人力资本、基础实施、经济开放度以及城市化等增长因素的"反事实"相对劳均收入,以此测算和分析各增长因素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省际劳均收入收敛和收敛的贡献度。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虽然有力地促进各省的劳均收入增长,但同时也成为省际间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2]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3]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 [J].
万广华 ;
陆铭 ;
陈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7-26+205
[4]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4, (06) :50-58
[5]   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 [J].
王志刚 .
管理世界, 2004, (03) :25-30
[6]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8]   A multiregional model of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J].
Gu, QY ;
Chen, K .
ECONOMIC MODELLING, 2005, 22 (06) :1020-1063
[9]  
Measuring Human Capital Like Physical Capital: What Does It Tell Us?[J] . RuthJudson.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 2002 (3)
[10]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 . Sylvie D&eacute,murger,Jeffrey D. Sachs,Wing Thye Woo,Shuming Bao,Gene Chang,Andrew Mellinger.Asian Economic Paper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