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提高要素生产率

被引:79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市场机制; 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商品供不应求的时代,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拉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需求,重点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当商品供求平稳,某些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重点是解决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后者主要表现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因市场功能被扭曲而导致要素配置被扭曲倒逼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要素而造成的扭曲现象,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要提高农业要素的配置效率,就必须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让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有序流动起来,以及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使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系统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如何认识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N]. 许经勇.人民日报. 2013 (007)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 经济日报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