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储蓄与金融权利——兼议蒋硕杰的货币流量理论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

被引:6
作者
张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货币流量分析; 储蓄效应; 金融权利结构; 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货币理论史上,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的是非曲直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理。由于此问题进一步牵扯到储蓄效应和金融权利结构,因此对于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初步确认,借助以蒋硕杰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努力,货币流量分析曾经更胜一筹,但因囿于完全市场假设,加之未能直面货币起源双重逻辑的挑战,这一分析最终在理论范式的重建方面无功而返。不过,中国的金融改革为甄别和评判这两种货币分析的利弊优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的讨论发现,中国的金融改革过程使长期隐藏于货币流量存量内层的金融权利结构得以凸显,从而有可能将货币分析引向重建金融分析制度范式的正确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经济学的真相[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澳) 基恩 (Keen, 2014
[3]  
货币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英) 刘易斯, 2008
[4]  
货币的非国家化[M]. 新星出版社 , (英) 哈耶克, 2007
[5]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RobertB.Ekelund, 2001
[6]  
货币数量论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等编著, 2001
[7]  
蒋硕杰经济科学论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范家骧译, 1999
[8]  
货币分析的结构与变迁[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陆家骝主编, 1998
[9]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罗纳德·I.麦金农著, 1997
[10]  
货币理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美)哈里斯(Harri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