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基础

被引:2
作者
甄浩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
关键词
供给侧; 消费理论; 效用函数; 商品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重点,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本质也是在于创造需求。从新古典消费理论出发,通过加入商品消费需要花费时间以及不同种类商品可同时消费两个假定进行理论推导。从微观层面对供需结构平衡进行解释,并对供给侧改革提供微观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种类与消费成正比,商品种类在价格分布上的集中度与消费成反比。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34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走向 [J].
本刊评论员 .
中国经贸导刊, 2015, (33) :1-1
[2]   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 [J].
贾康 ;
苏京春 .
财政研究, 2014, (08) :2-16
[3]   消费发展新阶段需要加强供给管理 [J].
朱惠莉 .
中国经济问题, 2014, (01) :91-95
[4]   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供给管理 [J].
贺铿 .
全球化, 2013, (11) :22-26+122
[5]   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 [J].
沈坤荣 ;
刘东皇 .
经济学家, 2012, (01) :5-14
[6]   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 [J].
刘伟 ;
苏剑 .
经济研究, 2007, (02) :4-15
[7]  
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 罗晰文.东北财经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