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汪沁
机构
[1] 浙江省肿瘤医院ICU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D-二聚体;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94例,再随机选择在笔者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对比所有人员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最后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D-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患中3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依次降低。最后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影响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2个影响因素,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D患者D-D明显升高,并且D-D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聚焦解决模式对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J].
俞怡 ;
周静 ;
俞晓军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31) :3779-3782
[2]  
合理应用心脏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J]. 倪炯,王培军.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11)
[3]   可吸入颗粒物2.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 [J].
臧希文 ;
米杰 ;
田刚 ;
孙中华 ;
齐向前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04) :886-888
[4]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 [J].
秦川 ;
王勇 ;
蔡虹 ;
刘环 ;
谢明星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 23 (10) :914-915
[5]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J].
马建林 ;
马立宁 ;
张银环 ;
张家明 ;
李大主 ;
林劲 ;
张敬文 ;
王圣 ;
苏哲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04) :364-366
[6]  
白细胞介素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J]. 金虎,王燕,徐力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3 (06)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 [J].
孔祥阳 ;
牛麦玲 ;
韩瑜 ;
吴雪娇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 (05) :480-481
[8]   伴有糖尿病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桡动脉超微结构研究 [J].
邹靓 ;
陈绪军 ;
徐明 ;
陈文 ;
汪黎明 ;
黄福华 ;
陈鑫 .
中华外科杂志, 2011, (12) :11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