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有效部位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8
作者
华小黎
陈东生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关键词
菝葜; 有效部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菝葜有效部位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建立ITP模型,设模型对照组、菝葜有效部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泼尼松组。观察菝葜有效部位对ITP小鼠血小板数、胸腺与脾脏以及巨核细胞等的影响。结果菝葜有效部位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数明显增多,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减轻,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产板巨核细胞显著增多,脾脏指数降低。结论菝葜有效部位对ITP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以升高血小板数的作用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菝葜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的研究 [J].
吕永宁 ;
陈东生 ;
邓俊刚 ;
田连起 .
中药材, 2003, (05) :344-346
[2]   菝葜三种提取物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 [J].
吕永宁 ;
陈东生 ;
付磊 ;
李玉倩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06) :48-50
[3]   菝葜的抗炎作用 [J].
陈东生 ;
吕永宁 ;
王杰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 (09) :30-31
[4]   邓成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J].
胡晓梅 .
山西中医, 2000, (03) :6-7
[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的建立 [J].
杨宇飞,周霭祥,麻柔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4, (03) :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