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性”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14
作者
魏立华 [1 ]
丛艳国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户籍制度; 社会空间; 影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1204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户籍制度成为国内外地理学者、城市规划学者关注的焦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二元结构。但在乡城迁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利性”的城市户籍制度并未消亡,仍具有强大的惯性,甚至决定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如“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封闭社区”等。户籍制度成为社会排斥、社会阶层分化乃至社会居住隔离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J].
闫小培 ;
魏立华 ;
周锐波 .
城市规划, 2004, (03) :30-38
[2]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J].
赵燕菁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1) :16-20+95
[3]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2-15
[4]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1, (12) :41-49+91
[5]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50年的变迁 [J].
周大鸣 ;
高崇 .
社会学研究, 2001, (04) :99-108
[7]   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 [J].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7, (01) :23-30+80
[8]   中国人口流动制度的趋向探析 [J].
李永宠 .
生产力研究, 1995, (05) :40-44
[9]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 [J].
陈吉元 ;
韩俊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10) :3-13
[10]  
从实求知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