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的价值——来自网络借贷的证据

被引:8
作者
张海洋 [1 ,2 ]
蔡航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2]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3]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头衔偏误; 印象管理; 网络借贷;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8.03.11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借助网络借贷数据,提出并研究了信贷市场上的"头衔偏误"问题。人们在商业和社交等活动中普遍喜欢使用"华丽"而非"朴实"的头衔,但这种行为的经济效应在文献中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如果借款人使用华丽头衔而非朴实头衔,那么借款成功率会显著增加,并且对来自小规模公司的借款人这种效应更加明显。但这种成功率的提升并不对应着事后更低的违约率,来自小公司的华丽头衔使用者的违约率甚至更高。不同于普通投资者,网络借贷平台能够识别头衔背后的信息:事后内部收益率更高(更低)的头衔使用者事前会被设定更低(更高)的利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25 / 1556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网络昵称与P2P借贷的成功率和违约率 [J].
郭峰 .
经济科学, 2016, (06) :102-116
[2]   信用评价是否抑制了网贷行为中的地区与学历偏好 [J].
姚博 .
财贸经济, 2016, (07) :147-161
[3]   公司名称、投资者认知与公司价值——基于公司名称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为金融学研究 [J].
贾璐熙 ;
朱叶 ;
陈达飞 .
金融研究, 2016, (05) :173-190
[4]   从业经历和教育背景是否能提高借贷成功率?——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 [J].
孙武军 ;
樊小莹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3) :33-41
[5]   语言可信吗?借贷市场上语言的作用——来自P2P平台的证据 [J].
廖理 ;
吉霖 ;
张伟强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5 (04) :413-421
[6]   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 [J].
廖理 ;
吉霖 ;
张伟强 .
金融研究, 2015, (03) :146-159
[7]   借款描述对P2P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会娟 ;
何琳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 30 (01) :77-85
[8]   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贺裴菲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156-165+184
[9]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25-137
[10]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